■本報記者傅賢偉 張駿
  “上海已經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。”
  “要自我革新,敢於革自己的命。”
  “衝破利益藩籬,杜絕一切猶豫,義無反顧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奮力前行”。
  前昨兩天,十屆市委全會六次會議的會場上,“改革”一詞高頻率出現:自貿試驗區建設、司法改革試點、國資國企改革……熱詞背後傳遞出一種信號:以改革突破發展瓶頸,是今年第一緊要的工作。
  市委委員、與會的領導幹部們在討論中思考、在思考中討論: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“四個著力”的要求,該怎麼落實?面對實際,我們還存在哪些不足?推進上海改革發展,還可以做些什麼?
  【關鍵詞】 “四個不適應”
  上半年,全市經濟運行總體符合預期,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扎實推進,亞信峰會保障服務圓滿完成,為做好全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礎。
  但面對新形勢、新挑戰,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問題導向。討論中,市委書記韓正報告中提及的“四個不適應”成為點擊率最多的高頻詞。
  “對互聯網迅猛發展和科技快速變化帶來的挑戰和衝擊不適應;對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發展不適應;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不適應;對依法執政、依法行政、依法管理不適應,這反映出這代人尤其是‘50後’、‘60後’的‘本領恐慌’,雲計算、大數據、移動互聯網,社會變化太快,慣性思維難以應對新情況、處理新問題。”市委委員、青浦區委書記高亢說。
  問題撲面而來。企業管理者感受尤深:傳統商業受到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衝擊,商場淪為“試衣間”。百聯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陳曉宏說,增速換擋,問題必然水落石出,如果還是堅持老思路、老辦法沒有出路。傳統商業如果再不進行改革創新,將會走到盡頭。今年百聯集團放棄申報世界500強,就是要為轉型發展留出空間。
 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,是執政黨長期以來努力探索的一件事。說來容易、做好難:一些管理部門離開行政審批、缺了分錢分物手段,就不知如何管理,一些國企習慣於找政府、要政策,吃資源資產老本。“政府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重要環節時,要防止一個傾向,就是各方面都重視,但重視過頭就變成了對企業的干預。”市委委員、黃浦區委書記周偉說。
  上海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,群眾的權利意識、法律意識普遍較強,靠文件、內部規定等“老黃曆”來辦事,常會引起糾紛、陷入被動,辦事對象甚至可以拿出法條“教育”辦事人員。另一種現象則是單部門辦事容易,一旦遇到聯合多部門執法,就經常“九龍治水”,誰也管不住。市委委員、徐匯區委書記莫負春提到,“需要有效整合執法資源,提高政府綜合執法的有效性”。
  破解“四個不適應”,落子一定是在改革創新上。因學習而瞭解,因直面而擔當,因求索而創新,從而走出這種種不適應。不少委員談到,深刻認識這“四個不適應”,是為進一步改革掃清障礙。“改革是革自己的命,其中糾結的是利益問題,但首先是認識問題。”
  【關鍵詞】求先行
  先行先試,是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必然要求。 下轉◆6版
  (上接第5版)細翻下半年上海經濟社會工作安排,自貿試驗區建設、浦東綜合配套改革、國資國企改革,無不透露著“求先行”的迫切感。
  “先行先試”有客觀因素,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,發展過程中率先遇到了這樣那樣的瓶頸,於是“先試”理所當然。而另一方面,先行先試,更是一種國家戰略。“在沒有路的地方探路,是上海的責任,也是上海的光榮。”
  “自貿區改革是重中之重。”上半年修訂了2014年版負面清單,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“新31條”措施,啟動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管理試點,協調推進“一行三會”51條意見和13項細則落地實施,初步建立事中事後監管制度框架,一批可複製、可推廣的創新成果正在加快形成。市委委員、市政府副秘書長、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說,自貿區改革不僅僅是著眼區域發展,更要從全國角度“耕作好”。制度創新的最終目標是建設公平、統一、高效,國際化、市場化營商環境。下半年核心任務是可複製可推廣,為全面深化改革服務,這也是自貿區改革的價值所在。據他介紹,在開展的近40項創新事項中,有三分之一已經輻射全國。
  司法改革試點也是國家交給上海的重要任務。“司法改革體現了執政方式的轉變,讓大家看到了建立起更加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體制的希望。”市委委員、市檢察院檢察長陳旭說,此次司法改革的整體設計好,真正觸及到了體制問題,包括對司法人員實行分類管理、建立職業保障制度和司法責任制,推進人財物統一管理等,有利於化解目前司法體制中人員素質難以保證、上升空間小、辦案行政化等弊端。“當然推進改革的難度很大,特別是實行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必然帶來待遇不同等問題,但上海有決心做好。”
  此外,在浦東綜合配套改革方面,多項“率先”也在啟動。據悉,年內要率先實施知識產權“三合一”改革,還要加大金融、貿易、航運等領域先行先試力度,探索融資租賃企業兼營商業保理,今年要擴大集成電路報稅監管試點範圍,做大國際船舶登記規模;還要創新陸家嘴金融城管理體制,探索業界共治、多方參與的區域治理新模式。
  國資國企改革,下半年將實質性啟動國資流動平臺,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集團層面的公司制、股份制改革,推動企業集團整體上市,完善國有企業分類監管體系,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;市屬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啟動科技成果收益權和處置權改革,探索實施生物醫葯合同生產等一批新政策。一些委員提到,這將有助提升企業活力,後者則被視作打破科研成果“牆內開花牆外香”的尷尬。
  【關鍵詞】重落實
  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。
  很多委員提到,改革必然會調整現有的利益格局。
  “破除利益藩籬,就要清楚改革的阻力在哪,才能定點拔除障礙。”市委委員、市農委主任孫雷說,農村改革中,一些村幹部原來是朝南坐的,可以決定把土地承包給外來人口種,現在要搞家庭農場,小權沒有了還要提供服務,他們的積極性自然不高。所以先要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。
  任務已定,原則框架既有,不少領導幹部表示,要狠抓責任落實,抓具體改革任務分解落實、抓節點進度按計劃推進落實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、黨委副書記陳學軍說,工商部門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,在可複製、可推廣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,如開展企業登記流程改革、推行註冊資本認繳制,簡化流程,促進誠信體系建設,改年檢製為年報公示制,變企業向政府負責為向社會負責。下階段,將在服務“四新”企業方面,制定針對性、可操作性措施,通過黑名單制度,抽查制度,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等,提高事中事後監管能力。
  試驗出來的經驗如何推廣?各區縣、各部門要主動承接自貿區的溢出效應,學習“先行先試”經驗。市金融工作黨委副書記、市金融辦主任鄭楊說,下半年,要繼續聚焦自貿區金融創新動力工作,建好國際交易平臺,加快期貨、黃金、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等交易平臺。並且“要推廣具有可示範可操作性的案例,用生動的形式讓大家充分複製成功經驗。”“負面清單”被認為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的一大貢獻。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應名洪說,他們也在考慮出台負面清單解決實際操作上的問題,比如地鐵出入口的設置,審批環節很多,時間過長,需要通過制度創新解決這些問題。上海化工區管委會主任、黨組副書記周敏浩說,上海化工區向浦東學習“三合一”,推動“三聯動、四聯動”,安全、環保、質監等部門聯動監管,帶動化工產業良性發展。
  改革效果到底如何,對其作出評估也是落細落實的體現。不少與會者認為,改革效果要經得起實踐檢驗,比如文化體制改革,上海將深化內部人事、分配製度改革,創新管理運營體制機制,這些措施能夠激發人的活力,需要對改革情況進行評估,並檢查督促改革任務的落實。
  【關鍵詞】抓作風
  改革成敗,關鍵在人。
  作風建設是近期執政黨狠抓的一項內容。在此次會議上,進一步把作風建設與改革的關係作了明確闡釋。
  不少與會市委委員認為,改革進入深水區、攻堅期,每向前進一步,都會碰到複雜難題、觸及深層次利益,考驗領導幹部的擔當和責任,檢驗各級幹部的作風。在閉幕會上,市領導也再次強調:“作風過不過硬,敢不敢擔當,關鍵還是在幹部的頭腦、肩膀和腳跟的問題。”所謂頭腦、肩膀、腳跟,分別指信念、能力和立場。
  上海要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科學發展的先行者,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,就要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幹部隊伍。“要用釘釘子的精神,攻難題、破難關。”市委委員、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、黨委副書記、副董事長賀東風說,改革要有定力,要頂得住壓力,不動搖、不放鬆。要有節奏,全面正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。領導幹部敢於擔當、勇於負責,要有解決問題的信心、決心和能力。
  “視野決定眼界。”很多市委委員有此共識:上海幹部隊伍在學歷層次、知識結構上有一定優勢,但面對新情況、新問題,需要更加自覺更新知識、提高本領。增強本領的唯一辦法——學習要勤勉。有委員建議,市委對領導幹部的學習進行引領考評,同時為領導幹部學習創造條件。
  不僅要有知識,有解決問題的能力,更要有情懷。“為官一方,要造福一方,還要帶好一方風氣。”市人大僑民宗委主任委員張麗麗說,市委要切實把提高幹部隊伍素質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,切實增強幹部為民服務的意識、開拓創新的精神和依法管理的能力,著力解決“依法管理不到位、推諉扯皮不作為、為民服務不主動”的問題。上海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常務副書記應雪雲說,要按照“三嚴三實”要求,帶頭弘揚正氣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要強素質、敢擔當,心中裝著百姓。
  (原標題:推進改革,敢擔當敢作為敢攻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k83wkxm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